【亮品牌 促发展】和平县检察院:打造“和检护农”生态检察品牌,为乡村振兴画卷添彩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和平县检察院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和“三农”领域难点问题,聚焦和平县开展城乡风貌管控、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找准检察履职的切入点,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打造“和检护农”生态检察品牌,着力维护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为乡村振兴画卷增添检察色彩。
借助“外脑”发力 为生态检察品牌建设注入新动能公益诉讼是督促之诉、协同之诉,本质上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和平县检察院坚持一体履职、融合履职,发挥内外协作优势,运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借助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外脑”智慧,在线索核查、案件办理等方面“聚智赋能”,有力促进办案质效提升。探索数字检察办案。由传统的调阅案卷审查个案转变为数据赋能、科技赋能办理类案,通过调取收集数据,借助科技软件等手段分析数据,再到利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调查核实,形成数字检察办案模式,今年通过数字检察办案模式办理相关案件20件。强化协作配合。巩固深化“河湖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主动加强与各成员单位沟通交流,坚持信息互通、重要工作信息和执法办案信息共享,常态化开展联动执法和业务探讨,今年以来共享办案信息21次,联动执法6次,业务探讨13次,办理相关案件12件。在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设立生态保护公益诉讼实践基地,会签协作意见,受理该保护区提供案件线索1件,办理相关案件1件。借助“外脑”智慧。“益”心为公志愿者和特邀检察官助理充分发挥“研判员”“调查员”作用,共参与调查核实案件、公开听证、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案件“回头看”等活动43人次。为提升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的社会影响力,主动邀请县委政法委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涉案村干部和村民等人员参加公开听证和公开宣告送达会126人次。
“检察蓝”助力“生态绿” 守护美丽宜居乡村环境今年以来,和平县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绿美和平生态建设,在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大美画卷背后,有“检察蓝”的持续助力。检察官奔走在田野山间、普法在基层一线,一步一个脚印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当好高标准农田守护者,“良田美景”添新绿。和平县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以高质效的检察履职助推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田”真正变“良田”,做好高标准农田的“守护者’。针对各镇辖区内的高标准农田存在不同程度的撂荒、发展林果业、挖塘养鱼“非粮化”、沟渠杂草丛生、乱扔废弃农药瓶等建后管护不到位问题,对相关行政部门开展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立案审查,共立案19件。向和平县农业农村局、和平县自然资源局及各镇政府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19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高标准农田建后监督管护职责。当好非法采砂亮剑者,河畅水清焕新颜。和平县检察院贯彻落实“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在日常巡河工作中,发现辖区内某乡镇河段长期存在非法采砂的情况。经进一步调查核实,依法向当地镇政府送达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收到检察建议后,该镇政府组织开展河道采砂整治专项行动,累计出动160多人次执法,共关闭非法采砂点9个并对当事人进行约谈教育,发出停止违法通知书13份,并为河道建立防护栏,竖立警示牌。河道生态重新得到保护,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图景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村民满意度持续提升。
当好垃圾治理督促者,乡村颜值再提升。“垃圾堆清理后,我们这里空气清新多了。”近日,和平县检察院检察官进村回访,村民们讲述了环境治理后的新面貌。今年以来,和平县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中发现,辖区某公路两边的土地上经常性存在垃圾随意倾倒、堆放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立案后,经过督促镇政府依法履职,相关部门随即开展垃圾整治行动,出动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20余辆次,清理废弃混凝土、陶瓷残渣等200立方米,同时竖立警示牌、宣传栏,加大宣传力度与日常巡查,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为彻底解决垃圾倾倒堆放问题,镇政府还将清理好的闲置农地承包给村民进行种植,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更加具象化。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 写好生态检察“后半篇文章”守护绿水青山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和平县检察院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做实“协同化治理、预防性司法、近自然修复”,努力写好“和检护农”生态检察“后半篇文章”,为守护山水“颜值”更高、大地“气质”更佳提供坚实司法保障。坚持“刑事打击+公益诉讼保护”办案一体化模式,努力做到惩治犯罪与恢复生态、纠正违法与源头治理、维护公益与促进发展有机统一。依法办理彭某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刘某某非法狩猎、李某某非法采矿等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8件,要求当事人对破坏野生动物和非法采矿的侵权行为进行生态赔偿,用于生态修复,并进行公开赔礼道歉。在办案过程中,通过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村民等参与公开听证、到村委会宣传相关典型案例等方式,引导村民遵纪守法,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争做农村人居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将公益诉讼“回头看”工作贯穿于公益诉讼办案全过程,不断提高检察建议的监督刚性。和平县辖区内当前登记在册的古树有455株,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纪念意义和科研价值。今年以来,和平县检察院着力巩固“和检蓝守护古树绿”生态检察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成效,先后对各镇古树名木保护情况进行“回头看”,对再次出现问题的情况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督促整改,确保古树养护责任落实到位,以检察之名守护好乡村的“绿色瑰宝”。此外,和平县检察院还在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设立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宣传栏和案例宣传栏,在法治宣传教育中延伸检察触角,普及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公益诉讼等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法律知识,将特色普法产品送进村、送上门,促进广大群众法治意识的提升。
来源:和平县人民 检察院